首页

伊莎麻辣女教师

时间:2025-05-25 17:45:25 作者:“民主党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在沪举办 浏览量:10599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元宵、汤圆怎么吃才健康 听专家细说

智能制造如何改变制造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八大变革模式引领下一代智能工厂建设探索,分别是: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研发模式、规模化高效自主制造模式、自适应可重构柔性制造模式、净零排放可持续制造模式、超常规极限制造模式、自组织自修复供应链模式、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模式、基于成果的制造服务模式。

中国经济向前“进”丨量、质、速 三个维度看我国项目投资进度条

桂林11月29日电 (杨宗盛)11月29日,《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2部分:自然攀岩场地》国家标准(以下简称“自然攀岩场地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发布会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举行。据悉,中国首个自然攀岩场地国家标准将从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填补了中国在攀岩领域范围的标准空白。

日本横滨突发火灾 火势已蔓延至3栋住宅

“长江经济带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1.5%,而人口和生产总值却超过全国的40%。”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赵波表示,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利用,使得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阻碍了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商务部:不愿看到中欧贸易摩擦升级

上午9时,伴随着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学生会大学生艺术中心演奏的歌曲《青春向太阳》、马头琴《万马奔腾》和舞蹈《骏马赞》,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 多地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在香港商业步行街之一的利东街,市民陈先生正在“旗海”下合影留念。他对记者说,在国庆的日子与“旗海”合影已成了他每年的惯例,看到香港处处飘扬“中国红”,他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自豪和感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